明升体育_明升体育app|官网平台

图片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明升体育_明升体育app|官网平台 > 新闻中心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副院长刘春平做客新华网:聚集各方力量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科学化水平

发布日期:2018-03-11     点击: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明升体育_明升体育app|官网平台副院长刘春平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

建议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

今年两会刘春平主要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提案,其中一个就是《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刘春平认为,地震是巨灾,一旦发生,房屋可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而很多居民的最大资产可能就是房屋,因此建议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今年两会您带来了哪些提案?

刘春平:根据我自己关注点,主要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提案。

第一个是《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保险》。地震是巨灾,一旦发生,房屋可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很多居民的最大资产可能就是房屋。所以我特别提出了地震保险的提案。地震保险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开展了试点。我这个提案的目的主要是希望推动地震巨灾保险法的出台,以及将地震巨灾保险推广应用到东部地区。因为东部地区的财富最密集,一旦发生地震灾害,居民的损失也是最大。

第二个是《优化整合灾害教育资源,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要实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我们目前的教育资源不够,人才培养的能力不够。希望教育部门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学科的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

树立灾害意识 将防灾减灾关口前移

刘春平表示,对于灾害风险,“宁可查处一千,不可放过一处”,这就是国民应该树立的灾害意识。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我国幅员辽阔,明升体育_明升体育app|官网平台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能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安全,您有什么建议?

刘春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既是我们国家国情所决定的,也是人民的期待和党和政府的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百姓对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期望值越来越高,对灾害的知情意识越来越强。

现代社会,灾害引发的原因和影响都不是单一的,一类灾害发生都可能产生另一类灾害,形成所谓的灾害链,因此,防灾减灾救灾要从应对单一灾害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要求排查灾害隐患、降低灾害风险,工作量由点增加到面,防灾减灾的关口从末端移到前端,充分反映以人民生命财产为中心的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

老百姓有句俗语“宁可千日无灾,不可一日不防”。灾害对某个地区、某个人来说不是天天发生,但是对于灾害风险,“宁可查处一千,不可放过一处”,这就是国民应该树立的灾害意识,如果没有这个意识,我们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理解深度就不够。

引导和规范民间救援力量 积极防灾减灾

刘春平表示,民间救援力量的兴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对政府救援力量的有效补充,是值得倡导、值得扶持,又是需要引导和规范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近年来,在一些抗震救灾现场,除了我们往常经常看到的武警官兵,也有一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请您介绍一下民间社会救援力量的发展和现状。

刘春平:防灾减灾可以动员民间社会力量,我们现在关注比较多的是民间的救援力量。它的兴起是在汶川地震以后,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对政府救援力量的有效补充,是值得倡导、值得扶持,又是需要引导和规范的。

第一,通过培训提高民间救援力量的救援技能,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援助和设备援助,提高救援能力。我国地震紧急救援队和其他灾种的救援队都开展了民间救援力量的培训工作。虽然培训的人次与社会需求有差距,但据我了解,培训人员的素质高,培训效果很好。这些民间救援队都是自费来进行培训,我们学校也参与了培训工作,学校建设了一支骨干学生参与的,有50人规模的地震紧急救援队,每年都进行训练,并随学生毕业输送到社会,成为社会救援队伍的中坚力量。

第二,在法律上明确民间救援组织的身份和地位,包括它的参与人、资质,甚至进行一些考核,毕竟复杂场地、恶劣环境下的救援工作既要求身体素质、还需要专业技能。第三,在开展应急救援时,政府部门要把民间社会力量救援队伍纳入到应急救援体系。同时,民间救援队伍要服从指挥听从安排。政府不仅要在灾时关注民间救援队伍,平时也要保持密切联系,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加强中小学生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和人才培养

刘春平表示,我们培养防灾减灾救灾人才,也面向社会开展防灾减灾教育。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如何开展对全国中小学生防灾减灾的普及教育?明升体育_明升体育app|官网平台有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

刘春平:明升体育_明升体育app|官网平台在中小学开展防灾减灾教育需要我们创新思路,要有更好的方法。据我了解,目前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防灾减灾示范学校开展多些,其他学校开展少些;大灾后一段时间开展多些,其他时间开展就少些。

为什么防灾减灾救灾在学校不能常态化?首先,是认识不到位。防灾教育涉及到孩子的生命财产安全,涉及到孩子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认知。我们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这个环境有没有风险,会不会伤害到我,这应该是孩子起码的常识,应该教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认识自身所处的环境,特别要认识到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实际上也是一种知识。

二是教学方法问题。防灾减灾救灾教育,完全可以是一种开放的、情景式的教育模式,实现学生的愉悦学习,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合适的师资缺乏。如果学校开设了防灾减灾教育课程,一般都是请地理老师来教课。但是,中小学老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灾害环境的体验,在灾害环境下和在一般环境下完全不一样。所以,师资培养是防灾减灾救灾教育的当务之急。

四是教育方式需要改变。我们的建议一定要注意教育方法,不是灌输式的或者考试型的。

我们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教育,这既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培养防灾减灾救灾人才,也面向社会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我们学校的学生会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每年大概有2000多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主要任务就是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据校团委统计,每年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服务的人数已经达到10万人。